中新网兰州6月12日电 (张道正 甄馥睿)吃饭玩手机、购物用网络、交往刷微博,记者调查发现,现代都市人大多都离不开电脑放不下手机,这些电子产品占据了人们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生活,特别是年轻一代更钟情于这样的“指尖生活”,他们的行为和生活都渐趋于网络化。
|
微信、飞信、QQ、MSN等层出不穷的电子通讯软件,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简单、便捷。豆瓣网、人人网、开心网、facebook、微博,让人眼花缭乱的网络“虚拟社区”,满足了很多人的交往欲。可是,在这种看似“沟通无处不在”的现象背后,却藏着一些令人担心的隐忧:习惯了用手指互通信息的人们,习惯了“万事百度、谷歌”的人们,还能轻松自如地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么?
“离不开”的电子产品
“难以想象没有手机的生活,”现在兰州某企业任职的谢添告诉记者,他对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有相当严重的依赖。每天晚上睡觉前不玩会手机就睡不着觉,有时候会不由自主的拿出手机看看。“一分钟不带手机,心烦意乱,心里像缺了什么。”
谢添说,每天下班回到家,又不由自主地打开电脑,“其实也没其他事可干,成了习惯,只是浏览网页,玩玩游戏,看看视频。”
他坦言,自己不是因为不愿出去而宅在家,而是因为感觉没事干所以待在家当宅男。
“不夸张的说,我对手机、电脑的依赖仅次于吃饭、睡觉。”今年即将大学毕业的马爽表示,她特别依赖手机,手机整天不离身,没有了就慌,就觉得无聊、不安。
马爽说,周末有人陪就出去逛街,没人陪就在宿舍上网,哪怕上网没事可干,但只要开着电脑她就觉得心里格外的踏实。
在兰州一高校食堂,记者见到了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的王林。他说,从大一**部只能通话的直板手机到现在的苹果,他的手机以每年一部的速度在更换。
“刚开始只是方便和父母联系,后来用手机玩游戏、上网到现在发微博、出行问路外加网购。”王林说,“现在我每天的衣食住行几乎都用手机解决。”
电子产品引发焦躁情绪
在兰州一个社区当干事的李静告诉记者,因为工作关系,自己平时手机不离身,很多时候基本一边走路一边发信息, 坐着看手机、站着也看手机,没手机就心急;回到家**件事就是开电脑,然后对着电脑直到睡觉。
李静笑言觉得自己有轻度强迫症。不止是对于手机、网络的过度依赖,她还喜欢不停的擦拭电脑屏幕,要是上网的时候不擦屏幕就会坐立不安,有时下班回到家一直在怀疑单位电脑到底关没关。“我都快被自己逼疯了,去医院检查也没查出什么病,都是电脑惹的祸。”
面对面的“陌生人”
在兰州某大学一大三男生宿舍,记者看到,四台电脑随意地摆放在桌上,俨然一个小游戏厅,几个男生正紧张地盯着屏幕,在忘我地打着游戏。
“我们寝室每人都有电脑,同寝室之间**的交流就是打游戏的时候。”中文系2010级学生周琨告诉记者,“除此之外,没有什么交流。”
对记者的提问,周琨说,电脑、手机等电子媒介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确实很大。他们的许多交流是在网上,在人人网上留个言,在QQ空间“踩”一下,“无聊得很,好像面对面的陌生人。”
**:建议少用电子产品 多面对面交流
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莫兴邦表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网络的信息量大、对现代人足不出户的工作方式,网络和手机是联系外界的**主要的渠道。人们的生活遭遇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出现心理问题也无地方倾诉和宣泄,工作上心情不舒畅,出现职业倦怠。
莫兴邦说,这种依赖造成人的孤独、焦躁不安、思维落后,而电脑、手机的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不言而喻。 “应该减少上网量和使用电子产品,通过慢阅读提升人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写作能力,减少手机 ‘形影不离’。”莫兴邦还建议,应该多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与人面对面交流、旅游、体育锻炼、刮痧理疗等都是不错的缓解方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