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温州“炒房团”从迪拜转战马来西亚

温州“炒房团”从迪拜转战马来西亚

2011-08-19 来源:浙商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 进入7月,一支庞大的“炒房团”登陆马来西亚。炒房团由各地温州商会会长牵头组织,会员都是在各地实业做得较为成功的温州商人。 陈志远是其中的一员。与众多炒房团成员不同的是,陈在马来西亚已经有所动作。 “准备在马来西亚新山市建一个‘国际温州鞋帽中心’。”公众熟悉的陈志远之前是阿联酋温州商会会长,作为最早去迪拜淘金的浙商,陈志远创办的“中国商品城”、“中国轻工城”、“志远鞋城”三座商城,成为十万浙商在迪拜投资商业地产的成功案例。 然而,陈志远却已经大半年没有呆在迪拜了。


进入7月,一支庞大的“炒房团”登陆马来西亚。炒房团由各地温州商会会长牵头组织,会员都是在各地实业做得较为成功的温州商人。

    陈志远是其中的一员。与众多炒房团成员不同的是,陈在马来西亚已经有所动作。

    “准备在马来西亚新山市建一个‘国际温州鞋帽中心’。”公众熟悉的陈志远之前是阿联酋温州商会会长,作为**早去迪拜淘金的浙商,陈志远创办的“中国商品城”、“中国轻工城”、“志远鞋城”三座商城,成为十万浙商在迪拜投资商业地产的成功案例。

    然而,陈志远却已经大半年没有呆在迪拜了。在2008年迪拜遭遇金融危机之后,他在国内的时间明显要比在迪拜多。而此番,他便是前往马来西亚发展。

    陈志远说,浙商看到势头不对,已开始出现大面积逃离迪拜的现象。

    困境

    石先生是浙江温州某房产公司董事长,该公司在江苏、安徽都有楼盘,在迪拜也有几个项目。

    “2008年在迪拜拿下项目后,准备建一个鞋服专业市场。”作为曾经**早的炒房团成员,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石就在浙江省城杭州投资置业。到2005年时,资金投资回报超过300%。此后,他开始组织亲友专业炒房,并把目光投向了迪拜。

    2008年年初,石先生的迪拜项目开始在国内大作宣传。但是谁能想到,迪拜债务危机波及项目无奈停顿。。

    “迪拜的投资环境肯定会向好,现在只是黎明前的黑夜。”尽管,石先生坚持看好迪拜市场,但由于国内宏观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石在江苏的楼盘资金流受到制约,直接影响他在迪拜的项目。“银行对我们这类小型开发企业贷款基本上是关上了大门,2011年年初,我必须放弃迪拜项目。”事实上,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迪拜项目拖累了国内项目的进展,以致江苏楼盘二期未能在去年开盘;而国内市场的萎缩,让迪拜项目难以为继。”但石先生显然没有摆脱困境,“即使降价处理,愿意接盘迪拜项目的人仍然寥寥。”

    在石先生周围,众多迪拜房产投资者面临资金危机。来自浙江义乌从事饰品贸易的周女士正在作着艰难的决定,她在迪拜的房地产投资也面临夭折:“这里几乎没有潜规则,大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凭真本事逐利。但是现在的形势不得不让人放弃迪拜的房产。”

    公开资料显示,在迪拜经商的浙江商人有十万人之多,其中商业地产投资项目共有200余个。

    “其他还有买房买商铺的投资人。”陈志远说,“在迪拜的数千名温州商人,几乎全都投资当地楼市。已有数十个温州人放弃了在迪拜的地产投资,抛售已购置的或已支付几十万美元的房产。”

    挣扎

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不动产顾问公司Cluttons称,迪拜房价去年**季度降低5.1%,住宅单位也降低了2.4%,租金则跌逾3%。

    毫无疑问,迪拜的房地产市场仍在持续恶化,更令浙商恐慌的是迪拜政府清理房地产的计划。

    据新华社报道,迪拜房地产管理局今年将取消的开发项目共500个,总价达10亿迪拉姆,折合2.72亿美元。

    早在迪拜危机来临之际就已撤离迪拜上海岛的“岛主”胡宾称,这实际上是当地政府在清理“烂尾楼”。

    这次清理如同一场纠错:在迪拜,开发商凭借很少的首付金就可以投资地产,拿地后可先付10%,半年后再付10%,再过半年再付10%。地买来,房子设计图纸出来后就可以卖了;而房屋买卖高度自由,个人只需支付少量首付款就可购房。一般投资者只需给开发商首付10%,3-5个月后再付5%-10%。其间,300万的楼花就可赢取100%的收益。由此,房价由2007年的每平方英尺400-500迪拉姆,涨到迪拜危机前的1800迪拉姆,相当于每平方米2万多元人民币。

    截至目前,迪拜将取消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及承包商名单尚未公布。

    迪拜国土局助理总干事穆罕默德·苏尔坦·扎尼说,期房项目完工80%以上的开发商已着手给购房者寄送通知函,目前有些房产产权已被注销。由于开发商不愿继续偿付贷款,购房者对自己的房产产权被注销没有异议。据迪拜房地产管理局之前公布的信息,有一家开发商寄出了约225份通知函,收到了200份愿意取消合同的回应。

    事实上,前面述及的石先生和周女士所投资的项目就在被清理之列。后者涉及资金超亿元人民币,亏损预计达到千万元人民币以上。这些被注销产权的房产,将交给迪拜国土局进行拍卖,所得款项归开发商所有。

    出路

    “预计今年在迪拜投资地产项目的浙商,绝大部分将撤离迪拜。”石先生说,500个将取消的地产项目中,浙商投资的占很大一部分。

    那么,撤离的浙商出路在哪里?据悉,有部分人开始西进往伊拉克、北上往伊朗等地拓展业务。

    “我了解到,其实阿拉伯人也喜欢性感的睡衣。在中东,我卖的睡衣是价格**高的。”已从迪拜撤离的商人池云虎,是2004年11月**批入驻迪拜龙城的商人。如今,他的产品覆盖整个中东地区。

    现在,像池云虎这样转战伊拉克市场的浙商已经有五六百位,龙城有百多位浙商也加入其中。在伊拉克,浙商开辟了一个全新的3000平方米的商场,拥有150个商铺。

    而在阿联酋阿吉曼自由贸易区,一座比龙城更庞大的巨型“中国城”——中东中国商品采购中心即将建成,这使得在中东做中国生意的商人,在龙城之外又多了一个选择。

    “中国商品经营店大多分散在各个酋长国,以零售经营为主,**度不高,无法吸引阿联酋境内甚至北非、南欧的实力采购团。”中东中国商品采购中心董事总经理郭耀佳同时也表示,随着迪拜市场“溢出效应”的凸显,周边各国也开始蠢蠢欲动,纷纷引进市场建设项目。“阿基曼王室为了培育阿基曼自由贸易区这一新兴市场,吸引中国企业入驻,承诺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

    迪拜**的地产中介——中国城房地产交易中心营销总裁胡卫东表示,迪拜房地产投资回报率从2006年的100%降到2007年的50%后一路下跌。
 

  另有**也表示,在整体环境不太乐观的情况下,应从长远考虑,中东和非洲市场的未来发展潜力不可小觑,企业也应该主动出击,从危机中寻求生机,挖掘中东、非洲等地区新的市场支撑点。

    在这波逃离潮中,也有坚守的浙商。一位留守浙商说,无论外国人还是本国人,无须缴纳营业税和所得税,迪拜是**上罕见的“免税天堂”。 
      天津市中建货架制造有限公司转载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煮熟的鸭子都会飞,何况只是煮了一半的鸭子?金利莎
阅读下文 >> 禽流感特效药蟾独抗!!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9326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