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热点聚焦>G20伦敦峰会公报全文

G20伦敦峰会公报全文

2009-04-03 来源:中国贸易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2日落下帷幕,与会领导人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增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全球携手应对金融经济危机议题达成多项共识。会后公布了正式公报,全文如下:

    1.我们20国集团领导人于2009年4月2日在伦敦举行了这次峰会。

    2.我们正面临现代历史上规模**的全球经济挑战;自我们上次举行峰会以来,经济危机已有所加深,对每个国家无论男女老幼的生活都造成了影响,因此所有国家都必须联合起来解决这一危机。全球性的危机需要全球共同解决。

    3.首先,我们相信全球经济繁荣是不可分割的;实现可持续增长的责任必须由全球各国共同承担;全球经济复苏计划必须以勤勉劳作之家庭的需要及就业为中心,不仅仅在发达国家如此,在新兴市场和贫穷国家也应如此;全球经济复苏计划必须能反映当今之人的需要,也要能反映未来几代人的需要。

    我们相信,建立基于市场原则、有效监管和强有力的全球机构之上的开放型**经济,这是可持续性全球化发展和所有各国日益繁荣增长的**可靠基础。

    4.有基于此,我们今天承诺将采取任何必要措施,目的是:

    *恢复经济信心和经济增长,复苏就业市场;

    *修复金融体系以复苏贷款市场;

    *加强金融机构以重建信任;

    *融资和改革国际金融机构,以克服当前危机和避免未来危机;

    *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摒弃贸易保护主义,巩固经济繁荣的基础;

    *增进全面的、绿色的以及可持续性的经济复苏。

    我们将通过联手行动来完成上述承诺,将全球经济带出当前衰退,并阻止今后再次发生类似于此的危机。

    5.我们今天已经达成的协议有: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可用资金提高两倍,至7500亿美元;支持2500亿美元的**特别提款权(SDR)配额;支持多边发展银行(MDB)至少1000亿美元的额外贷款;确保为贸易融资提供2500亿美元的支持;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同意的出售黄金(203,0.28,0.14%)储备的所得资金,为**贫穷国家提供优惠融资。这些协议共同组成了一项1.1万亿美元的扶持计划,旨在恢复全球信贷和就业市场及经济增长。

    在推出上述扶持计划以前,我们各国政府都已经分别采取了各自的措施,这组成了一项庞大的全球经济复苏计划,其规模是**的。

    恢复经济增长和就业

    6.我们正在联手进行一次从未有过的财政扩张活动,将拯救或创造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如果不采取这一活动则这些工作岗位将被摧毁。到明年底为止,这一活动总额将达5万亿美元,将全球产值提高4%,并加速向“绿色经济”的转型进程。我们保证将会持续加大必要的财政扩张规模以复苏经济增长。

    7.各国央行也已经采取了异于常规的行动。大多数国家已经大幅下调了基准利率,而且各国央行已经承诺,只要还有必要,就会一直维持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此外还将动用包括非常规工具在内的所有货币政策工具以维持物价稳定性。

    8.在本国贷款市场和国际资金流复苏以前,我们所采取的经济复苏

    措施无法起到效果。我们已经向各自的银行系统提供了重大而全面的支持,目的是提供流动性、调整金融机构资本及坚决解决资产减值问题。我们保证将采取任何必要行动来恢复金融系统的正常信贷流、确保对整个系统而言都十分重要的金融机构的健康性、以及按照20国集团达成的协议框架来实施贷款复苏及金融行业修复政策。

    9.总体而言,上述行动将组成现代历史上**规模的财政和货币刺激计划,以及**为全面的金融业扶持计划。各国联手使得这些行动的**得以加强,而截至目前为止已经宣布的非常政策必须毫无拖延地加以实施。今天,我们已经进一步就1万亿美元以上的刺激计划达成一致,将通过全球金融机构和贸易融资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资金。

    1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个月预测,全球实体经济将恢复增长,到2010年底为止的增长速度将超过2%。我们确信,今天我们同意采取的这些行动,以及我们在维持长期财政可持续性的同时联手恢复增长和就业的坚定承诺,将会加快经济回归增长趋势的进程。我们今天保证将采取任何必要措施来确保这一成果,并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期评估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全球各国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11.我们决心要确保长期的财政可持续性和物价稳定性,并将制定可靠的退出战略,从而可在必要时候退出目前需要采取的、旨在支持金融业和恢复全球需求的措施。我们确信,通过实施已经达成一致的政策,我们将可限制本国经济的长期支出,因而降低更长期内的财政稳固计划规模。

    12.我们将以合作的、负责任的态度来实施所有经济政策,顾及这些政策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并将取消货币贬值的“竞赛”,构建稳定的、运行良好的国际货币系统。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将支持由公平、独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国经济及金融业进行监管,对一国经济政策对其他国家的影响进行监管,以及对全球经济所面临的风险作出评估。

    加强金融监管

    13.金融业的重大衰退,以及金融监管措施的重大失误,是导致当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我们重建公众对金融系统的信任情绪以前,经济信心不会得以恢复。我们将采取行动为未来的金融业建立更加强有力的、更加具有全球一致性的监管框架,从而对可持续性的全球增长形成支撑,为企业和个人的需求服务。

    14.我们所有人都同意确保在本国推行强有力的监管系统,同时还同意建立更加具有一致性和系统性的跨国合作,创立全球金融系统所需的、通过国际社会一致认可的高标准监管框架。

    加强金融监管必须能促进经济繁荣、体制完善和提高透明度;能抵御波及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能缩小而非放大金融和经济周期;能降低经济对不适当的风险融资来源的依赖性;以及能阻止过度的冒险活动。

    监管机构必须保护个人消费者和投资者、扶持市场纪律、避免对其他国家造成负面影响、减少“监管套利”的范围、支持竞争和动力、以及跟上市场创新的步伐。 15.基于这一目的,我们将实施在上次会议上达成的行动方案(ActionPlan),如后附进展报告所示。我们今天还发布了一份名为《加强金融系统》(StrengtheningtheFinancialSystem)的宣言,其要点是,我们同意:

    *创立一家全新的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StabilityBoard,以下简称“FSB”),作为金融稳定论坛(FinancialStabilityForum,以下简称“FSF”)的继承性机构,其成员包括20国集团的所有成员国、FSF成员国、西班牙和欧盟委员会,并加强了向该委员会所委派的任务;

    *FSB应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合作,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危机风险发出预警,并采取必要行动解决这些危机;

    *对监管体系进行改造,以便各国政府鉴别和虑及宏观审慎监管的风险;

    *扩大监管措施的适用范围,将所有对整个金融系统来说都十分重要的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涵盖在内,首次覆盖对整个金融系统来说都十分重要的对冲基金;

    *认可并实施FSF有关薪酬的**强硬原则,为所有公司的可持续性薪酬计划和企业社会责任提供支持;

    *一旦确认经济已经复苏,则将采取措施改善银行系统中的资金质量、数量和国际协调性。今后,监管措施必须能阻止过度杠杆,并要求银行在经济良好时期也需储备充足的缓冲资金;

    *采取行动反对“避税港”等不合作的行为,我们已经做好了制裁这些行为的准备,以保护公共财政及金融系统。银行拥有保密权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们注意到,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今天公布了一份名单,列出了由全球论坛评估的反对按照全球标准交换税务信息的国家;

    *呼吁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尽快与监管机构进行合作,改进资产估值和准备金标准,完成一套高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

    *扩大监管措施的适用范围,将信用评级机构涵盖在内,以确保这些机构能达到良好的国际行为标准,尤其是要防止出现令人无法接受的利益冲突。

    16.我们要求各国财长按照《行动方案》中的时间表执行上述决议。我们已经要求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来监督进展情况,与金融行动特别小组和其他相关实体密切协作,并在11月份在苏格兰召开的下一次各国财长会议上提交一份报告。    17.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一直是近来**增长的引擎,但现在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令全球经济当前的滑坡局面雪上加霜。要恢复全球信心并复苏经济,资本必须持续不断地流向这些国家。这就需要下大力气巩固国际金融机构,尤其是IMF。因此,我们今天一致同意,通过全球金融机构追加8500亿美元可用资金,这笔资金将用来为逆周期支出、银行资本充足、基础设施建设、贸易融资、支持国际收支平衡、新债替旧债和社会支持提供资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各项扩大消费政策助推轻工行业生产稳步回升
阅读下文 >> 前两月工业利润同比下降37% 企业亏损面扩大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7797.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