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价格行情>广东花生500万亩维持十多年

广东花生500万亩维持十多年

2009-03-11 来源:中国贸易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由于干旱,今年花生春种比往年推迟了几天。



  近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在电白、南雄、紫金等花生种植基地调查了解到,受干旱制约、加工企业缺乏以及没有自主品牌等因素影响,种植花生的收入一直偏低,农民种植热情不高。十多年来,广东花生产业发展徘徊不前,种植总面积一直维持在500万亩左右。



    生产缺水靠雨水灌溉



  近日,在电白县树仔镇登楼村,温和的阳光照在一块块空白而平整的土地上,地里松散的泥沙土显得格外干燥,村民温宏良正在清除地里的杂草。其实早在几天前,这里就做好了春种的准备,不过由于干旱,坡地一时还不适合种植花生。在南雄、紫金、和平等花生种植主产区,记者也了解到,由于干旱,估计今年春种会比往年有所延迟。



  据了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电白现在已成为广东的花生种植大县之一,形成了以林头、电城、岭门等镇为中心的花生产业带。春、秋两造合计,年种植总面积21多万亩,总产湿花生量1.6亿斤(春造亩产800斤左右,秋造亩产600斤左右)。



  不过,这个产量显然偏低。电白农业局种植股股长崔建昌说,目前电白农户积累了多年的种植花生经验,但是水资源缺乏严重影响坡地花生的产量,电白花生大部分靠雨水灌溉。一旦遇到长时间的干旱天气,花生产量和质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比正常的减产300-400斤/亩,空壳率高出5-6成。据了解,目前电白大约有9-10万亩花生面临缺水的威胁,主要集中在岭门、电城镇一带。南雄市农业局种养办李先生同样表示,水源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南雄花生的发展。此外,在曲江、乳源、河源、惠州等花生主产地,同样饱受缺水煎熬。



  崔建昌表示,目前电白花生种植水源缺乏就是因为拦河坝太少,未能发挥储水灌溉作用,应该设法筹集资金,多建立些大型的拦河坝。



    自给自足效益难体现



  “产量不高,农民收入低,花生潜在效益得不到体现。”电白县农业局副局长崔桂芹简单地描述了目前该县花生效益状况。他说,电白1.6亿斤的花生主要以湿卖为主,约占70%,价格1.5元/斤左右;干卖约占25%左右,价格3.5元/斤左右,折算后同湿卖的价格相当;农户简单加工后街头摆卖或自留榨油,约占5%。但无论是哪种销售方式,效益还是偏低,除去种植成本200-250元/亩,一年两造的总收入也就2200元左右。“对于辛苦一年的农民说,这个收入显然偏低,还不如种一造冬菜收入好。”温宏良说。



  电白一位专门从事花生收购与加工的私企老板马允权向记者透露,电白花生加工企业大多是散布于乡镇、村落的小型榨油企业,“保守估计,一个村起码有1-2台榨油机,一个镇至少在20台左右。”榨油机虽多,但也不能消化掉电白的1.6亿斤花生,电白花生的出路还得靠外界来解决。马老板表示,电白花生销路主要分“两大块”和“两小块”:“两大块”分别是销往肇庆地区的鲜花生,主要供加工成咸干用;另一大块则以花生米方式销往广州,供企业榨油或加工食用。而“两小块”则是本地的小榨油坊消化一部分和外省客商来电白收购。



  南雄市农业局种养办李先生说,在南雄,当地10多万亩的花生年产量7000多万斤,基本是以自给自足为主,榨油自己食用或送亲戚,种植效益低下。



  此外,广东省农科院作物所花生研究室主任梁炫强表示,以往花生育种研究偏重以高产为主攻目标,忽视品质的提高,故目前广东育成并大面积推广的品种的品质与国外**品种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广东花生品种蛋白质含量普遍较低,风味欠缺,对花生的深加工很不利。



  为此,他建议其他花生产区农民,根据实际引种类似珍珠红一号等保健类型花生品种,多渠道地挖掘花生效益。而据曲江、东源等地农民反映,保健类的花生的亩产值比普通花生要高35%以上。



  崔桂芹说,引进或把电白现有的小榨油坊整合成大加工企业,很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扭转目前电白给外地生产原料、给别人做嫁衣的尴尬,把电白花生产业由原来的仅有“种子-生产”的产业链扩展到“种子-生产-加工”。



  **出版的2008年《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报告》称,花生加工一直是广东省花生产业的弱项。虽然近年来取得一些进展,形成了一些具有**的**加工企业,如深圳嘉里粮油有限公司、广州市粤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中粮东洲粮油工业(工业)等,但数量非常少,尤其在食品花生加工方面,几乎没有成规模的企业带动,这与广东花生生产和消费大省并不匹配。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近期福建部分地区大米价格挺坚
阅读下文 >> 3月11日花生行情点评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6662.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