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篮4元钱一个,大花篮8元钱一个。”11月10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城区一鲜花市场看到,不少鲜花店的老板正在抢购花篮。卖花篮的叫胡华明,是该区新乐镇铜鼓村村民。
“我的花篮好卖得很。不少鲜花店的老板专程来订购我的花篮。”胡华明一边忙着交货、收钱,一边告诉笔者,他所在的村盛产西风竹、滋竹等杂竹,由于杂竹用途窄,要么当料块卖,要么当柴烧,效益不高。2003年,胡华明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鲜花走俏市场,花篮的销量大增。于是,在镇林业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利用西风竹、滋竹等杂竹编成手提式的小花篮或立地式高脚大花篮,拿到市场上出售,没想到还挺走俏的。近年来,为提高产品质量,他花1000多元钱从成都购回一台电动竹筏机,专门用来加工竹片,而且还在花篮上或涂上粉红色或涂上浅黄色等颜色,使得编出来的花篮更漂亮。同时,依托区花鸟协会,加强营销力度,使得他的花篮不仅走俏纳溪本地市场,而且还销往宜宾、内江、重庆等地。
胡华明介绍,编花篮的工艺不复杂,“一般一天一个人能编20多个花篮。”胡华明给笔者算了一笔账:编花篮的主要原料是杂竹。目前,一斤杂竹的市价大约0.17元,平均二至三斤杂竹能编一个手提式的小花篮,三至四斤杂竹能编一个立地式高脚大花篮。毛竹变花篮,价值一下就升了10倍。扣除电费、人工费、涂料费等成本,一个小花篮起码能赚2元以上。“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20~30个花篮,平时一般也能卖10多个花篮。” 古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