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商务贸易 > 外贸法律>《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时效期限公约》简介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时效期限公约》简介

2007-11-08 来源:中国贸易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时效期限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imitation Period in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简称《时效公约》,是规定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有关的权利消灭期限的实体法公约。1974年6月1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的外交会议上通过,公约确立了关于国际销售合同所引起法律诉讼必须开始的时限的统一规则。
  《时效公约》共四部分46条。主要内容是对时效期限的定义、期间、起算和计算、停止和延长、以及时效期限届满的后果作了具体规定。在此之前,国际货物买卖中的时效期限各国规定的不一致,从6个月至30年不等,有碍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该公约将时效期限统一规定为4年,在4年内,买卖双方皆可就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任何争议提起诉讼,超过时效,仲裁机构和法院不得接受已过时效期限的请求权,也不得对判决予以承认和执行。
  《时效公约》还就时效的起算作了详尽的规定,起算日期原则上为自请求权产生之日起计算。但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效期限停止计算,即时效中止:1、债权人依法向法院起诉或依仲裁协议提交仲裁;2、债务人死亡或丧失能力;3、债务人破产或无清偿能力;4、债务人公司、社团的解散或清算。如果没有中止时效原因出现,时效满4年则期限届满,届满日期如果为节假日,可以顺延。时效期限届满,则债权人的请求权随之消灭。 
  1974年《时效公约》的适用范围,与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范围相吻合,《时效公约》第1条至第6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为使1974年《时效公约》与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相配套,在1980年4月的联合国维也纳外交会议上缔结《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同时,还通过了《关于修正<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时效期限公约>的议定书》。《时效公约》与1980年《修正〈时效公约〉议定书》于1988年8月1日生效,截止2005年上半年,前者有25个参加国,后者有18个参加国。,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简介
阅读下文 >> 分享不一样的出口流程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59646.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