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市场营销>中国首善陈光标回应承诺裸捐质疑

中国首善陈光标回应承诺裸捐质疑

2010-09-27 来源:生意场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在中国**个公开承诺裸捐,却承受了无数人的质疑和谩骂;**个每年拿出企业净利润的50%做慈善,却被解读成“伪善”。中秋见月心更闲,被誉为“中国首善”的陈光标,在中秋节前接受晨报记者专访时却显得语气急促,对现在嫌他讨厌的那些人,陈光标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感谢他。

    自称不怕背负伪善骂名

    9月20日,在参加“西城区2010年道德模范**人物宣讲活动”时,陈光标透露,在他率先承诺裸捐之后,曾遭到一些富人的抱怨和谩骂。

    “我不生气,更不怕背骂名!”陈光标在接受专访时告诉记者,那些骂声,是他的好友在和一些富人聚餐后向他转述的。“我既然一直在做慈善事业,就应该有博大的胸怀,包容一些负面意见,也包括抱怨和谩骂。但我相信,一些富人随着人生价值观和财富观的转变,有一天他们会从骂我到感谢我。”

    尽管他没有给出富人的这些观念转变的理由和动力,他却始终坚信这一点。

    “裸捐”招来骂声甚至危险,陈光标表示都会坦然面对。“就算为此牺牲了,我也不怕。牺牲我陈光标一个,但能为百姓造福,值了。”

    开骂的人不少,追随者也大有人在。陈光标向晨报记者透露,截至目前,通过给他发邮件或传真承诺裸捐的企业家、普通干部已经接近200人了。**让他感动的是,一位83岁的厅级离休老干部、老党员也表示要在死后捐出全部财产。沈阳市的一名公交车司机每月收入3000元,也要跟随陈光标“裸捐”。

    “裸捐”还不算,有人甚至打算“全裸捐”,在百年之后将身体器官甚至遗体捐献出来,以作为医疗机构教学实验之用。“有的企业家说,全捐了我做不到,但我会在死后把50%的财产捐给社会。”陈光标说,“这些都让他深深感动。

   “隐形富豪未捐一分钱”

    2010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显示,中国内地有64人上榜,居美国之后排名第二。另一串数据更是惊人,《2010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内地资产超过千万元的富豪达87.5万位,其中资产过亿者达5.5万位,资产超过10亿元的达1900位,超过百亿元达140位。

    但陈光标告诉晨报记者,福布斯和胡润排行榜上的富豪,还远远不是中国真正的大富豪。

    “真正大的富豪还都藏着呢!”说到这些,陈光标有点儿激动。据他估测,这些“隐形富豪”口袋中的钱足够再建一座新的现代化北京城,而拿出其中20%就足以解决全国4000万贫困人口的吃饭和就业问题。“但在国家遭遇大灾大难的时候,他们从未捐献过一分钱。”他特别提醒,这些人中还不只包括企业家。

    采访过程中,陈光标还特意当场拨通了清华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济学教授的电话,请这位教授佐证。教授在电话那头笑言,“建一座北京城应该是够了,但别包括故宫和颐和园”。陈光标在采访中反复呼吁国家对此引起重视,严格审计制度,健全法律法规。

    慈善有助于改造富二代

    中国富人的产生也不过20多年,绝大多数还属于新生代。有观点认为,财富在他们手里还没捂热,就要拿出来,有点儿不现实。而且,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富人还是要先把企业做好、做大。

    陈光标却不这样认为。“你要大批财产干什么?我为什么这么做,是因为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的财富中,每一元钱里都有人民的无形股份。今天,我要拿出来和他们共同分享。”

    对陈光标而言,人生价值观是**的。这也直接关系到对富二代的影响。他说,未来10至15年,80%的富翁将向富二代移交财产,但以现在的教养方式、价值取向培育出来的富二代60%都是“败家子”。“二代就败家,到第三代就真的没什么可败的了。”

    净利润10%做慈善是底线

    前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企业每年拿出净利润的1%做慈善就足以了。

    “1%实在太少啦!”当记者把王振耀“细水长流式慈善”的观点转述给他时,陈光标声音提高了。“我说企业每年要至少拿出年净利润的10%至20%才行。如果说每年拿出1%,对普通公务员还可以,每个月从三四千元中拿出三四十元做慈善。但对一家企业尤其是大企业来说,每年的10%到20%应该是底线。”

    “第三次社会分配就是要靠慈善来完成。”他批评有不少企业拿“要解决员工生活问题”、“捐款可能影响企业发展”当作拒绝捐款的理由。“那都是借口!我现在每年拿出50%专门来做慈善,对企业发展并没有任何影响!”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陈晓深度披露国美内讧“台前幕后”
阅读下文 >> 面对强势同事 职场人士应对有术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57187.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