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价格行情>LED战略导向及西北市场动态分析

LED战略导向及西北市场动态分析

2010-04-29 来源:中国贸易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全球性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节能和环保是中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每年照明电能消耗约占全部电能消耗的12%~15%,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必须尽快寻找可以替代传统光源的新一代节能环保光源。

    LED照明光源以其传统照明光源所不具备的较低的功率需求、较好的驱动特性、较快的响应速度、较高的抗震能力、较长的使用寿命、绿色环保以及不断**提高的发光效率等优势,成为目前**上**有可能替代传统光源的新一代光源。虽然半导体照明事业才刚刚起步,照明用LED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但是,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迅猛突破和封装技术的不断提高,LED在照明领域的应用开始形成并逐步扩大。现阶段制约LED大规模进入照明领域的两大瓶颈――发光效率偏低和光通量成本偏高,使得LED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信号指示、智能显示、汽车灯具、景观照明和特殊照明等领域。

    2003年6月17日,由科技部牵头成立了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从协调领导小组成立起,到2005年年底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半导体照明工程项目的紧急启动期。从2006年的“十一五”开始,国家将半导体照明工程作为一个重大工程进行推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半导体LED产业链已相对完善,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同时,我国又是照明灯具产业的大国,只要政府和业界适当协调整合得当,发展半导体LED照明产业是大有可为的。LED半导体照明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

    2003年起,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获1000美元大关,经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已经初步具备了接受较高光通量成本(初始成本)光源的能力。在未来的5-10年内,用半导体LED作为光源的固态照明灯,将逐渐取代传统的照明灯而进入每一个角落,半导体LED固态光源替代传统照明光源已是大势所趋。

    一、国内LED产业存在的四大问题:

    1、缺乏核心专利。专利方面,中国先天不足。因为核心技术在国外,中国企业只能申请一些外围的专利。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国外市场只能寻找交叉授权。现在深圳的外销基本都是侵权外销,不管是白光,还是蓝白光。“337条款”仅仅是冰山一角。即使是在国内,理论上说LED也是不合法的侵权销售。尽管现在LED看起来很红火,但是没有核心技术的根基,这就是中国LED行业的悲哀。

    2、人才匮乏。LED发展太快,人才跟不上,包括科技**人才、工程设计和技术工人。现在从业人员素质很低,平均年龄和平均文化水平偏低。外国人是高水平地制作LED,中国是顶着高科技的旗号,用做“大路货”水平做低科技的LED。这严重影响了LED产品的质量。

    3、价格过高。中国LED行业的优势是应用,芯片和封装没有优势。LED应用没有具体的热点,遍地开花,一千六百多种商品都是热点。球泡灯、日光灯、射灯等仅是一种形态,LED背光电视也只是一种过渡产品。由于芯片和封装的核心技术大多掌控在国外照明巨头手里,芯片价格成为控制整个行业的杠杆。目前,国际照明巨头出于对自己现有产品的保护,所制定的过高价格明显阻碍了LED普及。

    拿led日光灯来说,一根灯管,要好几百颗LED,算上外壳和驱动,价格很难降下来。在众多使用者不考虑环境污染的前提下,T5灯管因其效率较高,更换简单,价格便宜,体系成熟,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

    4、恶性竞争,市场混乱。没有核心专利,中国LED企业大部分只能集中在LED产业链的中下游,进入行业门槛低,导致中国LED市场环境混乱。人力资源方面,金钱至上;技术研发方面,则是拿来主义。企业间相互抄袭、挖人,技术和产品大量重复,拥有自主技术的企业对此很无奈,没有合理的解决办法。更为严重的是,现在中国LED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认证体系,也没有监督体系。以至于中国市面上的LED产品,严格说来90%不合格。

    很多企业一段时间做灯具,过段时间又做灯饰,产品多而杂,加剧了市场的混乱。随着行业的发展,大量企业蜂拥而入,市场会由3750家变成37500家,甚至更多,到时行业自发形成淘汰竞争,大量的中小企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十年后现在的很多LED企业将不会存在,或倒闭或转行。然后国外的资本大鳄通过资本,以收购、兼并等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企业纷纷倒下。中国LED**后沦为制造工厂。

    二、LED发展循序渐进,景观照明应用空间巨大

    由于具有节能和环保两大优势,LED当之无愧是当今照明行业的“宠儿”。2009年LED在各地风生水起,2010年其也必将持续大热的局面。同时也提醒企业,要根据LED的发展程度来决定其应用,循序渐进是合理的推广之路。

    在国家“十城万盏”政策推动下,各地在道路照明领域大力推广LED。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道路照明由于涉及的应用环境复杂,在技术层面难度大,而LED技术仍不成熟,业内**对此也有颇多共识:包括散热问题、驱动问题和光学问题在内的很多技术难题目前都没有得到**解决。另外,LED路灯互换性差,每一次更换灯具都将支付高昂的成本。而且由于目前各个企业的产品不具互通性,极易形成垄断,后续问题较多。因此**建议,在今年推广“十城万盏”工程仍应以在次干道上试点为主。

    今年LED在景观照明和室内照明的应用更为看好。目前,除新力光源、勤上光电等少部分企业的LED经封装后能达到道路照明要求外,很多企业的LED产品照度一般只能达到50~60lm,加之色温偏高,光衰较大,还无法跟高压钠灯相比,在道路照明应用中不具优势。但应用在景观照明中,由于LED色彩发挥好,技术难度低,所需产品相对简单,投入较小,因而具有明显优势。随着LED技术的发展,景观灯也不需要像路灯那样花费巨额资金频繁更换灯具,而是可以开发二代、三代产品。

    总的说来,照明企业应该根据LED技术的成熟程度制造灯具和进行应用。在现阶段,在景观照明中应用LED堪称水到渠成。**预测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LED光衰问题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开始有所好转,电子器件的损坏率也有望逐步降低,照度提高,光学难题如果能够顺利破解,色温能够降低到3500~4000K,则其在室内照明、道路照明领域中应用也将趋于成熟。

    三、节能灯推广力度不减,环保问题引起关注

    节能灯推广活动在此前的两年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国各地共推广了1.8亿只节能灯,节能减排效果显着。在2010年这项活动将继续开展,但与此前不同,其回收问题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此前,由于节能灯应用数量不多,其所带来的污染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随着节能灯的大量应用,汞排放量过大已经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在技术上还没有找到十分有效的解决途径。由于废弃节能灯中的汞不具备再利用价值,因此,无论是生产厂家还是经销商都不愿意为此项花费买单。而即便是有相关部门负责回收,由于没有包装,废弃节能灯在运输过程中又极易损坏。此外,很多集中回收场所只能够妥善保管灯泡,而并不具备节能灯拆解的相关设备。因此,节能灯如何在“节能”的同时实现“环保”,将会成为今年节能灯推广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般人认为,节能灯可节能4/5是伟大的创举,但LED比节能灯还要节能1/4,这是固体光源伟大的革新。除此之外,LED还具有光线质量高,基本上无辐射,可靠耐用,维护费用极为低廉等优势,属于典型的绿色照明光源。

    四、西北地区市场动态:

    在西北地区由于日照时间长,日光充裕,太阳能同时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能源,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得到迅速的推广应用。LED作为第四代新光源,在城市亮化美化、道路照明、庭院照明、室内照明以及其他各领域的照明和应用中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尤其是在偏远无电地区,太阳能照明灯具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超高亮LED的研制成功,大大地降低了太阳能灯具使用成本,使之达到或接近工频交流电照明系统初装的成本报价,并且具有保护环境、安装简便、操作安全、经济节能等优点。由于LED具有的光效率高,发热量低等优势,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照明领域,并呈现出取代传统照明光源的趋势。

    目前,我国西北部,非主干道太阳能+LED路灯、太阳能+LED庭院灯渐成规模。

    去年,西安市科技局积极组织申报并获科技部批准成为“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试点城市。目前,西安市科技局积极扶持经开区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

    西安经济开发区首推采用LED和太阳能光伏产品,并拿出专案扶持补贴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建设半导体照明示范开发区。目前,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以碧辟普瑞为**的光伏组件生产企业、以祺创太阳能为核心的省级重点光伏应用企业,组建了全省**光伏产业物流中心,形成太阳能光伏产品200兆瓦产能,实现从组件生产、产品检测认证、出口、市场应用到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光伏产业聚集区。

    我们相信,随着太阳能+LED灯具的大力发展,“绿色照明”必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4月液体化工市场行情分析及5月预测
阅读下文 >> 4月29日钱清市场主要品种走势分析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44325.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