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协10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71家大中型钢厂月度亏损额达到58亿元,这也意味着中国钢铁业6年来首次出现月度亏损。以这样高昂的代价,能让毫无退路的中国钢铁业赢得国际铁矿石的定价权吗?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中国钢铁业如果不拿出一套完整的战略战术来,是无法打赢与国际三大矿业巨头的“铁矿石会战”的。
看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你会明白中外铁矿石“会战”取胜的三大原则:集中钢铁行业所有力量来打这场“战争”;集中优势力量打击对方薄弱力量;迅速获得战争先机。
我们从战略层面来看,中国钢厂还没有做好准备。得出这一结论有三点依据:
首先,中国钢厂与三大矿业巨头之间的谈判实际上并没有公平可言。我们拥有全球**的钢铁产能,也是全球**的铁矿石买家,但对方拥有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量70%的资源。只要中国钢厂炉子开了,有钱赚,对方就可以用断货来“逼宫”。
其次,中方与三大矿业巨头之间的谈判并不能真正实现“双赢”。
铁矿石价格从2003年年初开始上涨,当时国内66%的铁精粉价格普遍不到300元/吨,而澳矿、巴矿中65%粉矿的协议价格约为20美元,2003年1月份全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格在26美元左右,现货矿、长协矿价格基本持平。之后铁矿石价格便开始一路攀升,到2008年3月份,河北66%铁精粉价格突破1700元/吨,部分地区达到1800元/吨,5年内价格涨了6倍。而在此期间,国际铁矿石巨头也屡次苦苦相逼,长协矿价格几经大涨,08年度65%粉矿的协议价格巴矿涨到81.4美元,澳矿涨到94美元,因为海运费大涨,长协矿到岸价格**高达到了190美元。
国际铁矿石价格是中国人买起来的,这其中的泡沫也是中国“吹”起来的。铁矿石价格涨了6年,中国钢厂还有钱赚,是赚的下游产业的钱。钢厂与国际矿业巨头表面上的“双赢”,实际上以牺牲中国下游产业为代价换来的。结果还是中国输了。
第三,中国钢铁业全行业亏损了,外方靠断货“逼官”这一招不管用了。但只要中国钢厂开始盈利,断货提价仍能一招致命。这就是为什么到今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明朗化了,淡水河谷还敢提价的原因。
我们不妨反思一下,中方为什么没有平等谈判权。原因在于**的铁矿石买家是由数千家大大小小的钢厂组成的,无法获得与高度集中的铁矿石拥有同样的对话权。其二,“双赢”是一个假象。让矿业巨头获得300%以上暴利,不符合市场价值规律。中方要从进口铁矿石总量上做文章,中国钢产量与铁矿石进口量必须寻找一个平衡点。其三,目前铁矿石价格进入一个低谷,但对方肯定在等待时机,或者寻求改变规则。因此中方要有“另起炉灶”的准备,打好一场新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