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商务贸易 > 商务指南>NOKIA到底怎么了?

NOKIA到底怎么了?

2009-12-30 来源:中国贸易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近全球手机巨头NOKIA的日子好像不是很好过,先是在国内陷入“窜货门”和“拒卖门”,然后在第三季度财报中首次破天荒的“报亏”,之后又宣称明年芬兰总部计划裁员400余人,以往一直“长袖善舞”的巨人彷佛陷入了看不见的泥沼之中,似乎有些举步维艰。NOKIA到底怎么了?从国内市场上的NOKIA品牌表现上似乎可以找寻到些微端倪。

    1、中高端市场表现乏力,且后续产品无突破性表现。NOKIA在低端产品上的优势无可比拟,可在利润的主要来源——中高端机型上却屡屡受挫,甚至出现产品质量的硬伤,像前期5500的外壳脱落、N76的掉漆现象、5800的耳机问题等。而再细细分析NOKIA**近推出的产品线,除了5800和N97两款以“TOUCH”为主要卖点的机器以外,其他的机型都一再重复当年N95的产品技术,似乎除了参数的不断叠加,也再也提不出任何新意的东西。例如,目前NOKIA刚刚发布没多久的主推机型N86外观与已经退市的N81如出一辙,似乎寻不到任何的创新的痕迹。如此的中高端机型的终端表现力匮乏,让NOKIA始终在市场竞争中落后于自己视为大敌的iphone。而随着三星发布了目前**高端的智能手机W799、索尼爱立信开始筹备1210万像素的智能机器的上市、IPHONE在国内行货的畅销,NOKIA在高端市场的份额被近一步吞噬,而中高端市场恰是一个企业利润的**主要利润来源。

    2、与运营商的貌合神离。在国内,运营商越来越重视手机终端的销售,甚至已占到国内手机销售的三成,但NOKIA始终与三大运营商进行着博弈,尤其是对TD发展态度的暧昧,成为中移动一直有所收敛与NOKIA合作的主要原因。NOKIA始终想利用着自己的庞大市场份额,仿效IPHONE,成为独立的利益链结合体,而不单单只是将手机卖出去,赚个加工费。可是IPHONE只有一个,仅此一个的IPHONE也在中国放弃了“分成”的利益模式,那NOKIA又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呢?相比NOKIA,三星则“本分”了很多,目前的三星已经成为中国电信**拿得出手的品牌,而**早宣布支持TD的国际品牌同样是三星。这对于三星在国内慢慢迫近与NOKIA的市场份额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渠道销售的庞大压力。渠道的销售压力毋庸多说,今年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的“窜货门”以及“拒卖诺基亚”都是渠道在高压下的畸形体现。而伴随着日复一日叠加压力的是不断增加的任务量,NOKIA为了保住自身的市场份额,不得不被迫着不断向渠道施加压力。任务量加大的过程中还伴随着利润的不断降低,目前众多手机连锁卖场开始限制诺基亚在自身系统中的销售份额,原因就是诺基亚如果销量过大,则会严重影响自身的盈利目标。渠道的变相沉默式的抵制,成为NOKIA销量萎缩的直接原因。

    当然,NOKIA的问题远不止如此,笔者所列出的只是冰山一角,很多更深层次的原因仍需继续挖掘。姑妄之言,不胜恐慌,望**指点,荣幸之极。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妮维雅:“感性”经营的秘诀
阅读下文 >> 企业部门之间的冲突与管理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29651.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