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从钢贸信贷危机发生后,各方都在积极寻找打破危机困局的办法。记者多方走访了解到,政府各部门、银行机构、钢贸协会、钢贸企业已经积极联动,逐步形成了抱团化解风险的共识。顺德银行业机构继续为**钢贸企业输送“正能量”,钢厂库存向广东前移带来新的外部利好,钢贸企业自身积极求变,加强了抵御信贷收缩的风险。
“今年前三季度,乐从钢贸市场销售额达到781亿元,钢材的销售量达到了2500万吨”,广东乐从钢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郭志刚认为,在银行对钢贸市场信贷额度紧缩的前提下,这一数据仍然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说明市场并未萎缩。乐从钢贸信贷危机,已经迎来向好的转机。
市场现状
前三季销售额并未下降
商铺出租率接近100%
上周五,记者走访了乐从钢铁**。乐从钢铁**自投入运营以来,加工、仓储、现货交易涉及的钢贸商户已达1000多家。虽值正午,几乎所有商铺都开门营业,大货车来来往往。乐从钢贸信贷危机的发生,并没有造成市场萧条。陪同记者前来的乐从钢铁贸易协会秘书长刘焕妍说,到了下午三四点的出货高峰期,堵车在市场内更是常见。郭志刚也向记者表示,现在整个市场的出租率基本维持在100%,只有2家没有租出去,这个行业并没有萎缩。
为何在钢贸信贷危机发生后,乐从钢铁**还能保持这么高的出租率?郭志刚解释说,“因为1000家商户里面,有银行授信的不超过200家,真正占据授信额半壁江山的也就100户左右”。“他们绝大部分的人,都是用自己的资金或者亲戚的资金来经营”,乐从钢铁贸易协会会长、顺德乐从钢铁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德基补充说。
郭志刚还透露了今年的销售情况:1~3季度,乐从钢贸市场销售额达到781亿元,销售钢材量达2500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如果以钢材现货价格较去年同期下跌10%来比较,整个市场销售额实际上是有5%~6%的增长”,郭志刚分析。值得一提的是,钢贸交易对资金的需求旺盛。取得这样的销售业绩的前提是,今年前三季度银行从乐从钢贸行业回收了信贷近300亿元,授信额度锐减了三成多。
银行:拆联保圈扶持**企业
当前,乐从钢贸信贷危机化解,正在朝有利的方向发展。
据悉,乐从钢贸企业出现信贷违约事件后,在区政府的大力协调与引导下,监管部门、司法**、银行同业协会、各银行机构、钢贸协会、钢贸企业等多个单位组织的积极联动,逐步形成了“抱团”化解风险的共识,并在银行同业协会的积极推进下,32家主要授信银行机构组成了银行债权委员会,并签订了自律公约,为维护地方金融稳定迈出统一步调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银企互信重建扎下了根基。
顺德农商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乐从钢贸信贷风险相对于顺德区庞大的经济规模,只是阶段性的、局部性的风险。以珠三角庞大的制造产业链为支撑的乐从钢贸行业,风险内因在于部分企业而非行业本身。
记者获悉,顺德银行业机构已达成了“扶持**企业,稳定正常企业,隔离风险企业”的统一共识,并以统一步调维护地方金融稳定,为乐从钢贸行业的复苏创造互信、宽松的金融环境。
目前,顺德银行业机构已与48家**钢贸企业签订融资稳定协议,固化融资金额达101亿元,对于经营良好的钢企授信额度还有所增长。通过帮扶**企业渡过难关,为其他钢企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与示范。
陈德基对顺德农商银行和光大银行处理信贷危机的积极态度尤为赞赏。顺德农商银行主要方向是继续扶持**企业,光大银行则给出了拆解担保圈的方案。钢贸企业间互联担保借贷,正是乐从钢贸信贷危机发生的主要一环。如果能够解开钢贸企业家互联担保借贷这个结,乐从钢贸信贷危机也将迎刃而解。
行业:钢厂库存前移商户交易“快进快出”
来自钢厂的利好,也为乐从钢贸市场的良性运转提供了新的支撑力。乐从钢铁贸易协会副会长、荣昌钢铁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炳昌说,乐从钢贸商与钢厂通过协商,改变了原有的贸易模式。今年,钢厂把库存前移至广东,产品直接对接经销商,并以贴近市场结算方式,让利50元~80元/吨的价格给钢贸商户。
如此一来,钢贸企业资金周转的压力大幅缩小,财务费用也可大幅降低。以前与钢厂做生意,钢贸企业需要准备好“三套半”资金,以应对订货、运输以及下游厂商回款等三个货物流转周期内的资金需求。现在钢厂直接将货送过来,钢贸企业只需要“一套半”资金。梁炳昌还说,钢厂甚至还出台政策,对钢贸企业给予贴息补贴,以共同做大市场。乐从钢贸企业也开始以“快进快出”的方式进行钢材交易,以加快资金流转,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银行授信紧缩后的资金短缺压力。
郭志刚预测,只要能够度过这次风波,乐从钢贸市场行业的前景还是向好的。他分析,“一方面,钢材的单价已经降到了接近10年前的水平,已经跌无可跌,行业风险低;另一方面,国家还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质量劣质、污染大的钢厂肯定会被淘汰,钢材产品质量肯定会做精做强,价格肯定会涨起来的”。
一组值得关注的数据是,今年前三季度,顺德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其中家电、机械装备两大产业占比超过6成。这也说明实体经济对钢贸需求依然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