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赤字增加
2008年中央财政赤字为1800亿元,赤字率仅为0.6%。金融危机爆发后,2009年我国财政赤字达到9500亿,赤字率接近3%。
从历年的情况来看,赤字大幅增加并非首次。
2005年到2008年间,我国经济运行平稳,财政赤字亦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在此期间,赤字率即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均未达到2%,2008年中央财政赤字仅为1800亿元,赤字率仅为0.6%。
低赤字率在2009年被打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9年我国财政赤字达到9500亿,赤字率接近3%;2010年赤字规模达到万亿,赤字率为2.5%左右;此后两年财政赤字有所缩减,降至2%以下。
“赤字规模的安排涉及经济周期波动,一般情况下,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就低一些,经济不景气时就高一些。2009年与今年增加赤字规模都是对经济的刺激,从经济周期来看有相同的地方。”鲁政委说。
他认为2009年与今年也有不同之处,金融危机时采取的是自上而下齐动的大规模刺激,现在只是结构性调整。“2009年是多花钱,这次是少收钱。多花钱的效果很明显,但无法解决中国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而减税的好处在短期内不明显,但长期看是非常有益的。”鲁政委说。
“这次稳增长没有采取简单的扩张,相对来讲比较温和,主要是把经济稳定在合理的水平;上次要吸取的教训是扩张过度,包括产能过剩的问题也变得突出。”王军说,经济总是处于波动的状态,财政赤字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也是正常情况。
王雍君研究财政预算多年,在他看来,判断财政赤字是否合理要看两个方面,即必要性和可承受性。
王雍君说,必要性联系到政府的开支用来支持哪些目标,如果笼统地讲经济还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今年是关键年份,从道理上讲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增加赤字是必要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很难判断包括赤字在内的支出总量对于既定政策目标是过头还是不足。”
王雍君介绍,国外很多国家采用基线筹划的方式,即测算出在延续现实政策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支出,也就是基线;同时测算政策变动时所需要的支出,也就是线上,在此基础上确定当年的总支出规模和财政赤字规模。
可承受性则是要看赤字率是否在安全范围内。“从政府公布的赤字率来看,我们还没有突破警戒线。但考虑到隐性赤字就另当别论了。”王雍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