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记者在淅川县上集镇竹园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示范工程现场看到,整片的美人蕉等植物,将几个小池子装点得格外迷人。污水流过小池便化成了汩汩清水。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的淅川县,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除了治理点源污染、发展生态农业,还积极探索实施生态净水工程,确保华北人民用上纯净水、放心水。”淅川县委书记马良泉说。
百万“清洁工”入住丹江
每逢周末,香花镇宋岗码头会变得热闹非凡,水产工作人员及环保志愿者常在这里增殖放流。
“为了净化丹江口库区水质,我们多方筹措资金1000余万元,从2003年起,连续10年向水库投放净水能力强的鲢、鳙、鲤、鲫等鱼苗3000多万尾。”淅川县水产局技术人员刘德中说。
尤其是近4年来,淅川县还从美国引进大量淡水鱼类匙吻鲟。这种鱼只吃水中浮游生物,被称为天然的“净水器”、水底的“清洁工”。为促进匙吻鲟养殖产业**发展,该县专门拿出200余万元用于扶持沿库养殖户开展匙吻鲟苗种培育。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建立50亩苗种培育基地,年培育匙吻鲟鱼种100万尾。
植物隔离带涵养水源
沙洲,水鸟,摇曳的竹柳,浅游的鱼儿,水中的光影……冬日的大石桥乡张湾村,一幅绚丽的风景画。村边散步的老人魏建峰指着随风摇动的竹柳林说:“这玩意儿可神气哩!自从有了这片林子后,丹江口水库边的水明显变清了。”
淅川县林业局局长武建宏介绍,近年来,该县对水位线在150米至171米之间的35.5万亩消落地进行生态治理,重点实施水草带、芦苇带、垂柳带等耐水性植物带,杨树等耐涝林带及林木带等建设。三五年后,库区沿线将形成绵延几百公里的生态景观带。
人工湿地过滤污水
一条小河从村北缓缓流过,部分河水被引进村庄,并与村里排放的生活污水混合,经过一段生长着芦竹、美人蕉等绿色植物的梯田状层层铺展的河堤后,水由浊变清。
“目前,我们已在11个库区村建成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今后,在库区沿岸还将建造更多人工小湿地,保障水源安全,保证京津人民用上放心水。”马良泉说。
长江委水文局对丹江口水库7个断面**采样监测显示,淅川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质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水质稳定保持在国家Ⅱ类标准饮用水状态。
(责任编辑:leonlee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