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糖品消费】食品安全风险倒逼本土食企掀起自救潮

【糖品消费】食品安全风险倒逼本土食企掀起自救潮

2013-01-25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  【阿里巴巴食品】昆商糖网1月25日讯 在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爆信任危机的态势下,由国内食品龙头企业掀起的自救运动再出

  【阿里巴巴食品】昆商糖网1月25日讯 在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爆信任危机的态势下,由国内食品**企业掀起的“自救运动”再出现新进展,近日肉食品加工**雨润和速冻食品巨头三全也加入这一行列―――雨润引进新西兰肉类品牌,三全进军上游产业链。

  事实上,羊城晚报记者观察发现,这一场由本土食品企业掀起的自救潮在去年已经悄然形成,光明集团、中粮、新希望、娃哈哈等国内食品业巨头都通过不同方式加入这一潮流。分析人士认为,正是食品安全风险和高企的原材料成本,迫使本土食品企业开始寻求新突破。

  案例1:雨润找来新西兰“外援”

  近日,雨润肉类产业集团与新西兰食品巨头AFFCO HOLDING公司近日签署了供应战略协议,AFFCO HOLDING公司授权雨润在中国**进口新西兰AFFCO羊肉并使用其品牌。雨润控股集团副董事长、总裁祝义亮表示,今后双方会就新西兰、中国互设工厂进行更深入的沟通与协作。羊城晚报记者从雨润内部人士处了解到,AFFCO HOLDING公司看中雨润的品牌和渠道优势,该进口产品将通过雨润进行深加工后进军中国中高端市场。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表示,相信雨润集团与国外品牌合作有食品安全方面的考虑。他称,2011年业内爆发的“瘦肉精”事件以及随后的“异物门”事件都加重了消费者对国内肉制品企业的信任危机,而新西兰生产标准较高,消费者对国际品牌较为信赖。因此雨润引进国外品牌可以迎合消费者需求,为自身业绩增色。同时,此举也符合国内消费升级的需要,可谓是一举两得。记者翻阅雨润财报发现,受食品安全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雨润食品2011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4%,2012年上半年营业额较2010年同期减少23.9%,净利润同比大降超过九成。

  案例2:三全进军上游产业链

  几乎就在同时,国内速冻食品巨头三全食品日前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计划以自有资金出资20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子公司拟定名“郑州全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业务尝试向上游的种植、养殖和饲料加工业渗透。公告表示,如实际运营效果良好,公司将会进一步考虑对该项目的后续投资。

  三全食品董事会秘书郑晓东向媒体表示,由于猪肉在三全食品的整个原材料中占比较大,猪肉价格的涨跌,对三全食品的利润造成了很大影响,为此,即将建成于登封市的养殖场,成为三全食品寻求降低成本的策略之一。而分析人士认为,食品安全风险也是三全食品介入上游养殖业的一个重要原因。记者发现,2011年11月,包括三全食品在内的多家**企业被曝出速冻水饺中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受此消息影响,公司股价一度跌停,2012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超过20%。

  链接:本土食品巨头集体出招自救

  事实上,为摆脱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缠身的形象,不少本土食品巨头从去年开始就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展开自救。

  在曾受“瘦肉精”事件打击的肉类加工行业,雨润提出了要发展成为“从田头到餐桌的全链经营企业”的思路。而双汇集团负责人也曾表示,将加快发展养殖业,“屠宰厂建到哪里,配套的养殖场就跟到哪里”,以此来保证对上游生猪资源的安全控制。

  而在一度深陷“三聚氰胺”事件阴影的乳业,本土企业更早就动起来―――光明集团在2011年成功并购新西兰信联乳业,并在2012年再度拿下对英国维多麦食品公司的收购;蒙牛提出2015年将实现原奶100%来自规模化牧场;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也透露,将在澳大利亚收购当地牧场,并修建奶粉厂。

  (责任编辑:leonlee07)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消费】商务部要求各地出台进一步促消费政策措施
阅读下文 >> 【国际油价】国际油价震荡上涨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164933.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