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顾问机械行业研究员李文倩认为,除了如今进行得热火朝天的海洋油气开发,还有许多其他拥有发展潜力的海洋能量,如波浪能、潮汐能和海洋温差能等。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开发仍处于初期阶段,更遑论进行规模化产能。反观国外开发经验丰富的国家,其研制水平也并未发展到“高不可攀”,加大研发板块的投资力度,我国极有可能赶上相关国家的发展水平甚至与其携手共同开发**海洋能量。
首先,海洋新能源的前景毋庸置疑。根据统计,我国潮汐能资源约为1.1亿千瓦,波浪能资源约为0.7亿千瓦,海洋温差能约为1.5亿千瓦。其能量储备尽管无法与化石资源相提并论,但是能够对封闭的海上作业及工程起到持续的支持作用,尤其能够承担海洋油气开发、深水作业平台的部分供能需求。
其次,各新能源的适用范围不一而足。潮汐能在我国能源开发历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自上世纪80年代即出现在部分沿海地区,并主要在河口地带安装相关设备进行开发。但是设备制造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相当差距,体现在较低的能量转化率上。而适用于深水领域的海洋温差能则欠缺国家层面的重视,相关研发及制造较潮汐能更为落后。
**后,我国发展新能源的制约过多。与陆上新能源的待遇相似,海洋新能源也远未得到国家重点关注,缺乏政策号召,相关设备制造业无力聚集充足资金进行研发,因此我国研发成果仍停留在实验室,无形中造成投入于实验室的资金无法回收的尴尬处境。同时,由单薄技术衍生出比油气资源开发所需资金更多的投入使得企业“望而却步”,价格优势不在,如何在稳定成本的基础继续生产是企业**担忧的问题,由此进一步延缓其发展进程。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指出,陆上新能源的发展在未来几年将逐渐走上轨道,而海洋新能源开发的“春天”远未到来。政府能否将其归为战略性发展能源是该行业会否大规模开启的重要依据,企业应适时对此关注。
来源:中投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