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机械资讯>中国定调下半年经济 宏观政策不会改变

中国定调下半年经济 宏观政策不会改变

2009-07-28 来源:中国贸易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为下半年中国经济政策“定调”。会议传递的息显示,中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将不会改变。

    会议指出,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

    去年四季度以来,面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中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采取了四万亿元投资计划、结构性减税、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完善出口信贷保险和出口税收政策,适时调整出口退税率等一揽子应对措施。

    及时的应对措施带来了明显成效。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企稳向好势头日趋明显。生产增速稳步回升,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月份增速更达到10.7%。

    作为经济企稳回升的动力和抓手,国内需求增长加快。今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其中商品房、汽车销售分别增长31.7%和17.7%,成为内需增长中两个较为突出的亮点。

    财政货币“双政策”起到的积极效果,也得到了国际上的赞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2日在报告称,虽然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重击,但中国政府采取了迅速而有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对促进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决策层并没有对经济形势表示盲目乐观。此次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因此,要做到“宏观政策取向不能改变,调控工作不能放松,调控重点更加突出”。

    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上半年经济可以说已经见底,但是否回升还要再进一步分析,回稳的基础还不够,无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都还不是改变的时候。

    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的同时,如何完成保增长这项首要任务?“六个更加注重”成为保增长的关键词。中共高层在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在保增长中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加快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在外部经济形势严峻时,往往会对经济调整产生“倒逼”作用,为新一轮经济增长打开空间。在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带动下,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正在积极推进,并取得可喜进展。

    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缩小了与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的差距;从能耗看,一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2.5个百分点;从高技术产业发展看,医疗设备及器械、生物生化制品、通信交换设备等增长大大超过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

    与此同时,中国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正在优化。上半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国内市场商品销售县及县以下增长快于城市,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继续超过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投资增长更以42%的增速遥遥**。“六个更加注重”的提出,表明**高决策层在看到当前经济成绩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只有转型后的复苏才是真正的复苏,只有自主创新基础上的复苏才是持续的、稳定的复苏。”厉以宁如此表示。

    在对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定调的同时,中央政治局会议还对下半年经济工作做出了详细部署。会议提出了扩内需促消费、加强农业农村经济、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稳定外需、推动协调发展、保障民生、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等九大举措。

    “九大措施注重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可以说是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的具体细化。”经济**、成都大学副校长张其佐说,完成保“八”的任务不能松懈,只有靠有效措施的落实,才能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好势头,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受益地产复苏 机械湘股或将迎爆发式增长
阅读下文 >> 从沙钢看民营钢企重组之路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1566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