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网络信息>思科策动政客“帮腔” 方兴东:华为中兴除了超越别无他法

思科策动政客“帮腔” 方兴东:华为中兴除了超越别无他法

2012-11-30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编者按: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近期出席华为、中兴事件的警示与启示研讨会时指出,思科之所以能够策动政客帮腔打压华为中兴,

编者按: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近期出席“华为、中兴事件的警示与启示研讨会”时指出,思科之所以能够策动政客“帮腔”打压华为中兴,是因为其作为全球**的网络设备供应商,是整个美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如果失守,美国在未来的网络战里就会失去重要筹码,而华为中兴方面只能奋起竞争,除了超越思科别无他法。

“华为中兴事件”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这个事情的意义应该是中国高科技崛起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很值得一议。

对于美国国会提出的这份报告,我很认真学了好几天。报告篇幅也非常长,英文版大概有一百页左右,我以为里面有很多“干货”,但是我们看了中文版以后发现里面没找到我们期望的东西,但是美国的做事套路、方式我觉得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比如我举一点,原来我们会把一个企业当成是国家的**企业,这是很光荣的称号,但是在这里,国家**企业会变成很成问题的称号,美国从来没有把英特尔、微软、思科称为国家**企业,国家**企业肯定和国家之间是特别的关系才会成为国家**企业。到底什么叫做国家**企业,背后政府到底给了你什么特别的支持,这需要华为和中兴讲清楚,他们也讲不清楚。

第二,私人企业为什么会有党委,党委在企业管理运营过程中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党委成员和董事会成员、管理成员之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包括你获得了哪些国有银行的贷款、有多少,国有银行他们认为也是代表政府的资源。这里有大量的我们觉得不是一回事的事情,但是人家把它当做一个很是一回事的事情。所以这里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

总体来说,这个报告我看了以后觉得真的没有任何“干货”,我认为他们肯定是抓住了什么把柄,但是看了这个之后,我觉得要么是说华为、中兴没提供材料,要么说是提供的材料没有说服力。整个报告大家可以看一下,学习一下。

这个事情十年前以知识产权的名义封杀华为,现在是以政治手段,有点无赖的方式来做这个事情。我个人觉得这个标志性事件一个说明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方面真正对美国的**企业构成了实质性的挑战,这个事情说明全球高科技力量转移的一个转折点,虽然我们不能说目前中国高科技和美国能够相提并论,但是确实已经到了临界点。他们无法通过开放、公平的竞争手段来竞争,类似的事情肯定会不断发生,包括以后腾讯等更多中国有竞争力的企业要走出去,一定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这个事情**的启示就是我们还是要学习美国,尽管遭遇不公平待遇,我们还是要更加开放,更加公平,更加创新,才有崛起。第二,中国怎么样建立对等的安全审查制度,学习美国的套路和方式,我觉得这个事情很大一个方面可以启示中国政府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能够在战略上重视。

我觉得这场战争我是十年前华为与思科战争的延续。我觉得,这次华为和中兴遭遇美国国会的阻挠,主要是有思科为主的美国企业十年来系统的运作。我是在三四年前我就开始关注这个事情,我从思科内部,从多个角度得知了他们是怎么样运作的,这是他们自己承认的。**近一些国外媒体也是有一系列证据慢慢出来了,包括去年的时候思科有几页纸的销售报告在全球发布,里面很多措施和观点跟报告的口气和措施是非常一致的。

我们从这个事件本身来看,十年前和现在我觉得双方力量是此消彼涨。十年前当时打官司的时候,华为只有思科的1/10。2002年的时候,互联网正是在冬天,新浪已经跌到1美元以下,那时候中国互联网公司也没什么竞争力。到现在,思科和华为销售额已经差不多了,一个三百多亿,一个两百多亿美金。百度市值是六百亿美金,美国Google这样的公司一千亿美金,大家十年前是大数量级的差异,现在基本是1/2或者是比1/2更小的一个差距,我觉得这是为什么他们要用政治手段封杀中国企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你的分量到了这个程度,在这个体系里你跟它的体积已经相当了,用正常手段已经很难跟你正常竞争了。

十年前思科以知识产权名义发起挑战,而华为在2006年,国际专利量就超过了思科。这无论对华为,还是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为什么叫做转折点,十年以后再来看今天的事情,就像我们现在看十年前的事件一样,我觉得它可能会是真正的全球高科技的**之争的一个关键。

具体的思科在背后的运作,现在有些公开报道已经出来了,大家可以去看看,包括华尔街日报、思科本身的CEO的讲话以及我个人从思科内部比较高层的员工这里得到的信息都证明了这一些,他们也不否认。

2003年1月份,思科起诉华为侵权知识产权,2004年,双方和解,法院说思科今后不得再以同样理由起诉华为,双方各自承担律师费用、诉讼费用以及其他费用。虽然是和解,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实质上这场官司是思科想利用知识产权阻击华为的策略失败,而且从今以后不能再以类似理由来起诉,所以它后来另辟蹊径。

思科当年是美国硅谷**的公司之一,2000年的时候市值达到5500亿美金,几乎和现在的苹果市值差不多,当时在比较短的一段时间内是全球市值**的公司。2000年的销售额是180亿美金,雇员3万人,2010年的时候是400多亿,十年来大概增长了1倍,员工今年是6.6万人,大概也增长了1倍多。2000年的时候华为销售是200亿人民币,海外销售额大概是1亿美金,到2010年的10年里时间里,销售收入增加了7倍,员工大概是11万,十年增长了10倍。这场战争就是一个**更替的争斗。思科**近十年来的股价基本停滞不前。

思科是1980年成立,1990年上市,1995年成为全球**网络设备制造商,后来成为****市值的公司,微软花了25年,它花了16年。**近几年,思科面临比较大的挑战,2011年裁员6500人。

从这些背景上来看,思科曾经是一个很成功的公司,包括创始人钱伯斯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钱伯斯对中国高科技的判断以及对华为的判断比我们的判断要敏锐得多。这个人1976年到1982年在IBM做销售,1990年加入思科,1995年当CEO和总裁,加入的时候公司员工只有300人,销售收入只有7千万美金,在他的努力之下,思科成为了**的高科技公司。他在业界也是很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他对华为的敬佩和恐惧比很多人都敏感得多。

思科在2009年收入出现大幅度下滑,但是华为却一直保持比较稳步的增长。它们之间的专利和人数比较也有意思的,大概2003年的时候,华为人数不到思科的一半,现在华为的研发人员人数就超过了整个思科所有员工人数。截止到2010年7月底,思科员工人数大概是6.6万,比2001年砍掉了5千多。华为2010年员工人数是11万,2008年是8万多,2003年大概是2万多,现有是14.6万人,遍布全球155个国家,其中研发就占了52%。2006年的时候,华为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超过思科2.4倍,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

为什么思科要不惜一切代价把华为挤出美国市场?如果从收入来看的话,华为比思科更全球化。思科在美国的市场收入占到60%,美国之外的收入只占40%,华为在中国市场大概占30%,中国之外的市场收入占70%。思科**一点就是高毛利率,它的毛利率是62%,比华为的利润率起码高一倍以上,思科的利润率是17%,华为的利润率是9.1%。从这几个数据来看可以清楚知道,美国市场是思科**后的堡垒,如果华为进入美国市场,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它的高额利润会大幅下滑,未来收入肯定也会出现严重的下滑。这是它不惜一切代价**根本的原因。

我个人如何评价这个事情?原来我也比较民族主义,这几年也不怎么民族主义了,这个事情我个人评价:首先对美国也好思科也好,在价值观上的失守是他们**的一个失败,原来,创新、开放、公平、平等这些价值观是美国企业家与美国硅谷的核心精神,同时也是互联网精神**核心的内容,这也是美国和美国高科技企业在过去几十年来能够在全球**的一个根本保障。在这个事情,是他们在价值观上失守,中国企业扛起了这个大旗,华为和中兴事件是美国衰落的标志之一,当美国在高科技领域不得不依靠冷战思维和政治手段简单粗暴保护的时候,说明美国的衰落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深层次的阶段,也是思科跌下产业**地位的一个转折点。

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要提倡打贸易战,而且这个贸易战真要打的话肯定是美国人吃亏,中国的IT企业在美国也就几百亿人民币,美国企业在中国包括英特尔、IBM起码是万亿级的规模,我们应该学习美国,怎么在中国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公平、对等的安全审查机制,能够用它的套路保护中国企业的利益,这是很重要的。

还有一点很重要,思科为什么能够策动政客帮它说话?在美国整个网络安全战略里,思科作为全球**的网络设备供应商,是美国整个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如果这块失守,未来在网络战里美国就会失去一个很重要的筹码,所以它在政治上有需要。当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也觉得华为、中兴是不是真的是有什么问题被抓住了,我也专门去多方面了解,看了报告以后发现也没有这方面问题。

为什么说华为、中兴也很难在背后做什么东西,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在全球所有国家里,美国是**一个在国家安全方面采取进攻型战略的国家,所以只有它可以要求企业做类似的事情,因为它有强大的实力保证它不会因为这个事情被发现以后被制裁。中国企业甚至英国、法国以及俄罗斯企业,都没有这样的国家实力保护一个企业帮政府搞一点“后门”。中国采用的是防御型战略,除非有一天也采取进攻性战略,到时候倒是有可能有会有这方面的嫌疑。

下一个十年里,我个人觉得我们应该继续向美国学习,虽然中国高科技企业是在过去很多年是在外企的超国民待遇下成长起来的,未来也可能面临更多的不公平待遇,但是我们依然要学习美国好的方面,开放、创新、公平,这也是我觉得华为能够在过去十年来很快崛起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美国的企业家精神,美国的硅谷精神、美国的互联网精神,我觉得都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而且应该继续继承和发扬的方面。如果美国企业和美国本身失守这种价值观,就让中国和中国企业继续高举这个大旗,我个人觉得十年以后中国高科技一定在全球全面崛起。

这是微博上的一段未经证实的内部讲话,“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我们太优秀了,美国担心我们会超越他们,影响他们在行业上的主导权,又羞于启齿,就说我们喝污了水。我一直认为**没有美国的利益是不稳定的,一直努力推行欧、美、中的格局竞争,我们的行为并不为美国企业理解。今天美国政府把我们逼到这个地步,我们只好奋起竞争,除了超越我们还有什么方法呢”,这段话我觉得很带劲,这是在微博上看到的。谢谢大家!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Win8能否成微软救命稻草:Wintel走过巅峰时期
阅读下文 >> 微电影:生于恶搞,死于广告?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155472.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