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福建查获35顿致癌金针菇食品安全警钟长鸣

福建查获35顿致癌金针菇食品安全警钟长鸣

2012-06-08 来源:食品商务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问显然已经成为消费者心中的一大痛楚,媒体和监管部门的一次次爆料,都无疑在消费者的心中插上一支支的利剑。近

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问显然已经成为消费者心中的一大痛楚,媒体和监管部门的一次次爆料,都无疑在消费者的心中插上一支支的利剑。近日,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工商部门又查获了35吨致癌金针菇,生产商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生产的,自己一般不吃"。

用**熏银耳、熏笋干已早有耳闻,而用会致癌的工业柠檬酸泡金针菇,恐怕很少人听说过。据菌类专业人士介绍,鲜金针菇耐贮性较差,为了让其耐贮,加工时会往里加入柠檬酸,这样的金针菇保质期一般在10个月至1年。药剂学**称,长期过量食用含有柠檬酸的食品,会导致体内钙质流失,导致低钙血症。而使用工业柠檬酸浸泡,化学残留会损害神经系统,诱发过敏性疾病,甚至致癌。

食品安全警钟长鸣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各式各样的致癌物质,有毒食品每天都被曝光,消费者已经我无法相信国内的食品市场上还有所谓的"安全"食品吗?有可能今天购买的食品,或者今天吃掉的食品,每天就有可能登上报纸以及网页的头版头条,成为了人们所避之不及的头号"有毒食品",食品安全警钟长鸣。

"自己生产的食品自己不吃",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相互"投毒"的社会。虽然致癌金针菇的加工者可以不吃自家的剧毒金针菇,但还是要吃饭、吃菜、喝水、喝奶,他无法避开由其他人生产的毒大米、毒大蒜、毒水、毒奶。既然致癌金针菇的加工者可以昧良心赚黑钱,那么又怎能指望其他生产者诚信无欺呢?食品安全的警钟一次次的在敲响,却依旧没有唤回产商的"良心",依旧没有唤回监管部门的"责任心",依旧没有唤回社会**需和**基本的"道德"。生产者为了自身的"利益"监管部门为了一时的偷懒,都牺牲了消费者的利益。一个有序、和谐的食品环境,依赖强有力的监管,但更要依赖从业者对商业道德的坚守。失去了商业道德,或许能获取短期经济利益,但从长远来看,既损社会又害自己。

相关阅读:

福建 致癌 金针菇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6月8日食品大事件:安溪铁观音IPO餐具验出大肠菌群
阅读下文 >> 上海工商局对售卖死小龙虾商户立案调查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136552.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