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投资理财>从“不理财”到“瞎理财” 到底谁之过

从“不理财”到“瞎理财” 到底谁之过

2012-01-03 来源:和讯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最近,有一本杂志做了一期从不理财到瞎理财的中国人特刊,从2004年前中国人的不理财,写到后来的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国人理财意

 **近,有一本杂志做了一期“从不理财到瞎理财的中国人”特刊,从2004年前中国人的“不理财”,写到后来的“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国人理财意识空前觉醒,再到今天的“瞎理财”,并总结出了“瞎理财”的5宗错:一是追涨杀跌,二是把“钱”放在**保险的地方,三是“全情投入”,四是“什么火投什么”,五是“太能花与太吝啬”。

    从策划、文笔来讲,这篇文章值得读一下,同时也有一些投资哲理,值得反省与警醒。

    我们想说的,并非是这篇文章本身有什么,没什么,而是想说从“不理财”到“瞎理财”,到底是谁之过!

    理财是投资者自觉、自愿、且亲为的行为,不存在他人强制的成分,因此,“瞎理财”首先应该担责的,当然是投资者自己。

    不过,把“瞎理财”的板子,全部打到投资者的屁股上,也是要不得的。另一块板子,应该打在那些有义务普及推广金融知识而又没有尽到责任的机构上,打到那些只顾张罗投资者前来理财赚取手续费、赚取中间收入的机构上。

    银监会:理财“买者自负”+“卖者有责”

    为什么这么讲?

    因为理财是一项专业、复杂的事情,并非每个投资者都能先看清楚再下手,尤其那些经过无数的**绕过去绕过来设计的复杂理财产品,即使一般的专业人士也搞不懂。正是看到理财产品创新中的复杂性、专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中国银监会出台了理财产品“买者自负”、“卖者有责”的监管要求,并从2012年1月1日起,银监会还将执行新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对银行理财产品进一步规范。

    其实,在理财市场上,相比**、公募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保险理财等来说,银行理财还是好的多,差的少,整体表现还是比较稳健。比如,本报在今年8月19日梳理的“2011年**赚钱理财品牌”,清一色是银行理财。

    因此,从“不理财”到“瞎理财”,把责任全部推给投资者,是很不负责任的,历史也不会答应的。如果没有股民,中国股市不会有2000多家公司融得上万亿的资金,更别说靠股市生存的券商等机构了;如果没有基民,上百家的基金公司也不可能那么风光;如果没有客户,新兴的“银行保险”,也不可能发展得那么快,甚至成为一些保险公司的主营业务……

    保险:本质是“保障”“理财”可能成浮云

    近年来,一些保险公司热衷向客户宣导“保险理财”,尤其喜欢推销诸如投连险等一次性交费金额高、能让保险公司迅速做大业绩规模的保险产品,对这类“理财功能”强于“保障功能”的保险品种,市民在购买时一定要慎重,因为买保险的本质是寻求“保障”,而不是“理财”。

    比如,今年以来很多购买投连险的客户不但没赚到钱,反而还出现了“浮亏”。据华宝证券11月中国投连险分类排名数据显示,11月份,182个投连险账户中,仅63个账户获得正收益。也就是说,其余七成账户表现为亏损。

    投连险的账户表现,考验账户管理人的投资能力。

相关阅读:

理财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媒体称矿泉水含有致癌物 行业秘密被隐藏10余年
阅读下文 >> 康师傅揭露行业潜规则 矿泉水实为自来水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11680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