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胜骞给笔者出示了一份数据,永年44家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目前,只有4家企业的出口额度超过100万美元。
2011年7月15日,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发布裁决报告,支持中国在紧固件反倾销措施方面的部分主张,标志着我国起诉欧盟对华碳钢紧固件反倾销措施案获得胜诉。尽管胜诉了,但永年一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尝试早已从欧盟转向东南亚、中东等地区,“这些市场以中低端产品为主,比较符合永年企业产品的现状。”韩勇说。
在一些企业经营者眼里,与其费尽周折去开拓欧美市场,还不如好好在国内和东南亚等市场打拼。
但好日子不是靠守就能守住的。2007年,欧盟针对紧固件的反倾销调查使得浙江嘉兴、温州等传统出口型紧固件企业纷纷把开拓市场的重点转向国内。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外需疲软,国内紧固件市场压力骤增。“虽然利润会损失1到2个百分点,但毕竟能开拓出新市场。”韩勇说,自己选择这种曲线出口策略,既为降低出口风险,也是为了应对国内紧固件市场的激烈竞争。
成本优势不再引来转型静悄悄
11月18日上午,笔者在河北铺标准件市场碰到了前来推销紧固件设备的温州商人王建明。
“三年前我运来一批**的冷镦机设备,几十万元一台,永年基本上没人买我的设备,嫌价格太高。他们平常用的设备**贵也就几万元。”王建明至今还记得当时永年一家生产螺母的老板说的话,“当时他说‘标准件是微利,每吨也就5%的利润,挣上几百块钱,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技术工人一个月工资开支,一台好设备四五十万,我多少年才能挣回来啊’。”
但今年王建明意外发现,虽然市场形势严峻,不少紧固件企业生存困难,但主动找他来问更新设备价钱的企业却多了起来。
永年县一家紧固件厂家的老板告诉笔者,在跟嘉兴等地企业争夺国内市场的过程中,永年的中低档产品处于劣势,这逼着他开始考虑更新升级原有的生产设备和工艺。
“我花了4000多万元全部更换成新设备了。”飞达标准件厂副厂长赵毓波告诉笔者,新设备技术**,省工省料。“以前咱们的设备一分钟产40到50个螺母,基本上是轮子转一下,‘咣当’一声一个螺母,现在一分钟能达到200个,听声音都是‘当、当、当’不停的。”
“现在有很多企业都想更换设备,曾经有一个企业主说,如果能够从银行顺利贷到1000万元,那他就把现有的设备全部更换。”王建明说,还有一部分中小企业老板想要购买二手设备。
而越来越多企业希望更新设备的现象也让王建明决定,在永年开设紧固件设备的“4S”店。
走在永年标准件市场里,笔者随处可见求购和转让二手**产冷镦机的广告。
11月18日下午,笔者见到邯郸科尔勃紧固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宝德时,他正在筹备合资公司的签约仪式。
张宝德的公司是永年紧固件的**企业。为了促进企业转型,在永年县政府的支持下,科尔勃公司经过同一家德国公司6年来的接触洽谈,双方就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组建生产航空、航天、轿车、高速列车等领域用的**紧固件达成了一致意见。
张宝德说,要想改变永年紧固件产业低端化的现状,就得引进****的紧固件设备。
“实际上,只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设备更新中,才能促进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永年县标准件管委会主任崔现民刚刚从韩国考察回来,他的办公桌上摆满了韩国产的高强度膨胀螺丝。而他正根据永年标准件产业的现状,考虑整个产业的升级调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