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渠道商圈 > 热门人物>韦森谈经济形势:改变发展模式才能避免萧条

韦森谈经济形势:改变发展模式才能避免萧条

2012-05-10 来源:时代周报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 一会儿安眠药,一会儿兴奋剂  时代周报:在采访您之前,走访了一些民营企业和银行,可以感受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税

 一会儿安眠药,一会儿兴奋剂

  时代周报:在采访您之前,走访了一些民营企业和银行,可以感受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税赋高企、融资困难等困境,而国家统计局给出的一季度经济增长数据依然高达8.1%,这是否真实全面地反映了实体经济的现状?

  韦森:尽管虚报数字会受处理,但各个地区上报的统计数据是否真实,我们不得而知。至于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据不能说不可信,权作参考。我的到的消息也是今年比较困难,贷款紧张、税收涨、工资涨,都是原因。出口订单下降,则是一个被忽略的原因。一部分经济学家乐观地认为中国经济在4月份探底之后将开始回升。我觉得这只是一些表面现象,中国经济显然已经出现了下行的迹象。

  回顾过去30多年的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南巡、加入WTO代表了三次潜在的生产率的提高。但是2010年以后,劳动生产率开始下降,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吃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下行是一个必然趋势。吴敬琏就认为,中国到处能赚钱的机会不会再有了。看着中国经济的下行趋势,中国经济的巨大转型必不可免。

  目前来看,我对全球经济不是太悲观。美国经济自去年9月份开始,次贷基本已经消化,经济开始慢慢复苏,大致有2%的增长,既不会二次探底,也不可能回到之前的高速增长。这意味着中国的外贸出口已经到了顶峰。去年外贸出口比2010年虽然增加,但对GDP的贡献却是负的,今年可能还是负的。另一方面,政府投资也在减弱。现在至多再花两三万亿去修建之前已经开始的基础设施,这一波投资会很快过去,并且留给政府巨大的负债。

  时代周报:您的意思是说中国靠外贸及地方政府投资推动经济增长都已减弱,三驾马车似乎只剩消费了?

  韦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2000-2007年,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下降了11.6个百分点。国民收入包括三个部分:劳动收入、企业利润、政府财政收入。政府财政收入增长每年都在GDP增长的两倍以上,那么,其他两项自然被挤下来。同时,CPI还在涨,这就意味着普通居民家庭的实际收入在下降。另外,液晶电视、电脑、冰箱、空调等覆盖面已非常广,且有较长的更新周期。在这种情形下,启动消费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当然,要提高消费指数,**简单的还是提升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同时,要减税,不是结构性减税,而是总量减税。必须落实对民企的减税工作,让民企来推动经济增长,不能再让政府来统御市场,必须改变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

  时代周报:您认为中国经济有可能出现“滞胀”吗?

  韦森:到今年4月底,中国的广义货币总量已达到近90万亿。只要货币政策稍一放松,今年广义货币超100万亿没有问题。如果兑换成美元,中国的广义货币将比美国或其他任何国家都大得多。银行、企业(民企)缺钱,但政府有钱,这种情况下稍溢出一点,通货膨胀就不得了。中国这几年的通货膨胀基本上都是由食品价格上涨构成。食品价格与芝加哥期货市场粮食价格的变化基本同步。这背后的逻辑是美元一宽松、一发货币,美元就贬值,芝加哥期货市场粮食价格随之上升,中国作为粮食、石油进口国,通胀就显现。美国经济开始复苏,美元走强,国际粮食价格、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中国通胀的可能性就会少一点。

  我曾经批评央行频繁地调动货币政策。目前看,央行货币政策的第四次180度转弯或将到来。一国经济的运行,30年里来了四次大转弯,一会儿吃安眠药,一会儿打兴奋剂,这是在人为制造经济周期,经济易被折腾坏。央行决策层曾表态,美国也有宏观调控,也有货币政策。但是,美国的宏观调控与中国不一样,从2001年调控到金融危机是一个方向。贝南克自2005年下半年上任,中间2007年起发生金融危机,维持QE1、QE2两次量化宽松政策到现在,一直强调到2014年利率维持在0-0.25不变。这说明美国**近8-10年的货币政策保持一个方向。

相关阅读:

韦森 经济形势 发展 模式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赵锡军:中资银行海外扩张须以人民币业务为依托
阅读下文 >> 吴敬琏:挣快钱、挣大钱的时代将过去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131535.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